云南普洱茶產業發展狀況及未來趨勢分析
一位業內人士在日前剛結束的廣州茶博會上這樣評價。這次茶博會的參展商接近70%是經營普洱茶的企業。2年前的那場泡沫破滅造成的產業創傷似乎正在逐漸恢復。比如大益集團勐海茶廠董事長鄧增永就表示:“短短4天,大益現場銷售了200多萬元的產品。市場的需求是很真實的。”
2009年中國茶行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2009年5月18日,“龍潤茶”在香港主板成功上市(股票代碼:2898.hk),這也是我國7萬家茶葉企業中首家上市公司,結束了產茶大國沒有茶葉股的歷史。
而龍潤涉足普洱茶僅僅4年多的時間,尤其在經歷了2007年的那場普洱茶泡沫后,如此迅速走出低谷,充分反映了普洱茶市場的回暖和潛力。
經過泡沫洗禮后的普洱茶產業越發散發出獨特的魅力,一批有實力、有品牌的企業正在逐步崛起,尤其是天士力攜30億元巨資殺入普洱茶產業,將普洱茶產業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而且在此之后還有下關沱茶集團、慶灃祥、大益等一批企業雄心勃勃地要超越“龍潤茶”的成就。
在2年前大量投機性資本被淘汰出局以后,這些資本雄厚、經營能力強大、商業模式獨特的企業正在蓄勢待發。大玩家出現
如今,但凡提及普洱茶,幾乎大部分人會脫口而出“普洱茶價格比較貴”,其實,相對于其他的茶葉,比如西湖龍井之類的名優茶,普洱茶的價格還是比較低的。實際上,大家之所以反映“貴”,主要是2007年“泡沫”遺留下的陰影。
2006年-2007年上半年,大量游資進入普洱茶市場進行商業炒作,普洱茶平均升值100%-200%,有的甚至升值超過10倍以上。
物極必反!2007年下半年以來,云南普洱茶墜入谷底,身價普遍縮水30%-50%;僅勐海來說,2007年有200多家普洱茶廠,2008年只剩下40多家,2009年全年保持生產的可能不足20家,普洱茶業一頭扎進“冰河期”。普洱茶的價值也開始從被炒作轉向被低估。
資本的嗅覺總是最靈敏的,處于低谷的普洱茶的價值顯然沒有被埋沒的可能。龍潤率先打響了上市第一槍,天士力更是手握30億元資金拍馬趕到,普洱茶也開始出現了有想法的大玩家了。毫無疑問,大資本的介入正在深刻地改變著傳統的普洱茶產業。
仰仗雄厚的醫藥背景,龍潤以“用制藥的經驗制茶”的理念,從健康產業的角度出發,重新詮釋了茶葉的價值。快速速溶普洱茶,讓茶從固態轉變為液態,打破中國幾千年以來傳統的“熱飲慢啜”的飲用方式。龍潤認為,中國茶要想走向世界,必須要有健康茶風、健康的生活方式,讓茶由靜變動,讓茶年輕時尚起來。
此外,龍潤善于借助資本的力量,開啟了資本經營之路,而這一項卻是中國茶葉企業家的“短板”。積極改善股本結構,吸納外來資本,迅速上市,用其董事長焦家良的話說就是:“通過在香港主板上市,很多我從來都接觸不到的資源紛紛向龍潤拋來橄欖枝,社會資源將得到高度整合,可以做的事當然就大一個量級。”
對于普洱茶的收藏價值,2009年年初,龍潤普洱茶集團就與中國建設銀行、國投信托有限公司聯合推出“龍潤普洱茶立方壹號”信托理財產品,成為中國茶葉進入金融領域的首款理財產品,開創了普洱茶投資收藏與金融相結合的模式。
可以明顯看出,龍潤走了一條“資本+豐富產品線”的商業模式。而與龍潤一樣,天士力同樣有著深厚的醫藥基礎。經過7年研究,天士力集團利用現代中藥技術,打破了傳統普洱茶磚、餅等固有緊壓形態,實現了普洱茶的深度開發。
天士力將投資10億元,用10年時間建成占地5萬平方米的半自動化發酵生產線、占地4.5萬平方米的固態速溶茶生產線、功能茶液體灌裝線、袋裝固態速溶茶生產線,實現年生產普洱熟茶12萬噸、固態速溶普洱茶1.2萬噸的生產能力。天士力的終極目標是從種植、采摘、發酵、萃取、加工、運輸、倉儲、銷售等各個環節建立一體化現代普洱茶全產業鏈。
與龍潤不同,天士力則選擇了“基地+茶飲”的商業模式,直奔產業的更深層次的挖掘。
投機者與投資者只有一字之差,卻相隔萬里。與前幾年充斥普洱茶市場的大部分是投機者相比,如今,投資者的光顧,使普洱茶產業脫離粗放式、原始的發展模式,進入到精耕細作的現代發展模式。現在看來,2007年的那場泡沫正好淘汰掉大量的投機者,而留下了真正有能力、有想法的大企業,這些企業才是未來主導普洱茶產業發展的主導力量,并且已經開始改寫行業規則。競爭焦點凸顯
今天,普洱茶行業正處于大變革的過程之中——傳統的老江湖勢力如大益、下關等依然強勢,新晉勢力如龍潤、天士力來勢洶洶,新老勢力間的明爭暗斗在所難免。
傳統的普洱茶生產技術包括十幾個步驟,從源頭的普洱茶種植到曬青、陳化、撿剔、篩分、拼配、壓制成型、烘干、包裝出廠等。普洱茶要實現產業化則必須形成規模化、標準化的生產。但整個普洱茶的加工工藝很復雜,特別是其中有幾個關鍵的環節比如種植茶園和拼配技術等卻決定著后續產業化的提升,這也成為了新老勢力競爭的焦點所在。
縱觀農業產業化的整個過程,無論乳業、畜牧業,還是農產品加工業等,源頭無一例外的都是產業競爭的關鍵所在。顯然,普洱茶也不例外。
眾所周知,法國波爾多的葡萄酒舉世聞名,究其緣由,無非是波爾多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高品質的葡萄種植。普洱茶也一樣,雖然云南西雙版納大部分地區都適合種植普洱茶,但是精品的普洱茶卻只是在少量的幾個區域,比如布朗山等。
“大益經過3年的改造,已經完成國家標準示范茶園8800畝,另外已經擁有兩個萬畝基地。”大益集團勐海茶廠董事長鄧增永表示,“下一步將會繼續加強種植基地建設,擴大標準種植基地的規模”。而普洱茶新貴們也不甘示弱,天士力斥資30億元分三期建設占地面積1600余畝的普洱茶種植生產基地。以上市公司的名義攜巨額資金的龍潤,將建設20萬畝老茶園以及高優生態茶園。
實際上,熟悉普洱茶的人都知道,普洱茶總體產量相比較綠茶等品種來說,產量很小。即使在2006年、2007年最瘋狂的時候,普洱茶年產量也不過10萬噸,一般年份也就是5萬噸左右,這遠遠低于其他茶葉的產量。因此,茶源的稀缺性也注定了這場茶園爭奪戰將會異常激烈。據了解,自天士力介入普洱茶后,市場上就出現了毛料茶短缺的情況,一位長年經營普洱毛料茶的批發商告訴記者,“現在很多毛料茶都漲價了,有的甚至收不到了,估計與天士力在大肆收購毛料茶有關”。
其實,普洱茶產業深加工能力不強,技術成為了最大的制約瓶頸。猶如酒類一般需要勾兌有異曲同工之妙,普洱茶的拼配過程便是“勾兌”的過程,即用不同產地、同一品質或同一產地、不同篩號或級別的茶青按照配方進行混合加工,這樣能揚長避短、顯優隱次、高低平衡,從而不僅使茶葉的色、香、味、形符合標準,保證產品質量穩定性和一致性,而且能生產出更具風格特點的產品。
龍潤、天士力之所以能夠挺進普洱茶產業,也和其擁有獨特的加工技術密不可分,龍潤與天士力憑借多年的中醫藥生物技術的積累,移植技術,不斷地開發出更豐富產品。對于龍潤的產品,《普洱》雜志主編周重林曾如此評價,“說不出龍潤哪一款產品非常有特色,但是龍潤對市場的反應非常靈敏,什么樣的產品暢銷就做什么樣的產品”,但這同樣需要背后強大技術實力作支撐!
生產環節還僅是普洱茶產業化之中的焦點之一,渠道建設同樣是這些企業競爭的關鍵所在。大益啟動了銷售終端的專營店授權、授牌計劃,其中包含終端申報、審批、授權、掛牌的嚴格操作程序,并將逐步覆蓋全國所有具備正規專營大益茶資質的終端。目前,大益已經為全國300多家終端店進行了授權。“終端店面的建設有三層含義,一是品質保證,保證終端銷售普洱茶的質量;二是價格保證,對價格體系進行了規范,并逐步推行全國統一價格銷售體系;三是服務保證,大益的會員系統對接這些客戶,提供周到的服務。”鄧增永強調,“大益還要對終端系統管理和服務進一步改造提升,解決消費者的實際問題。”
同樣,龍潤茶業重點在全國進行終端零售的突破,以兩條戰線推進:一是加盟連鎖店已經開到140多家;二是努力進入華東、華南、華北、西南和西北核心大城市的零售大賣場,如家樂福和沃爾瑪等。
普洱茶行業的這一系列變化,得益于經過2007年狂跌風波的洗禮,今天的普洱茶市場多了一些理性,少了一些浮躁,逐步回到了正常的軌道。
據了解,目前云南普洱茶產值達100多億元,如果繼續加快產業化的步伐和增加產品附加值,5年-10年之后,普洱茶產業的銷售額將突破千億元大關!